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正文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 > 正文

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2025-01-05 11:04:15

  "过家家,我不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不会"。这些同龄孩子看来愉快的事情,孤独症儿童做起来却异常"艰难"。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是很少有思维能力的。大约半岁以后,他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疑问,但已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运用直观的手段去看、去听、去触摸,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对外界的好奇逐渐可以运用语言或表情动作来表达,如开始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怎么了"等等。孩子要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去想像、理解,然后再寻求答案,这都是他在用大脑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这些问题的过程。

 

  可孤独症的儿童却不然,由于他们不能积极地与外界环境接触,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对环境的探索,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懂什么是"过家家",不会用玩具来表示"爸爸"、"妈妈"、"孩子",不会表示"做饭"、"吃饭"、"洗手"、"睡觉",或"看病"、"听诊"、"打针"、"吃药"等情景,更不会设计和想像"家庭"及"医院"的情景。他们不会扮演角色,且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即使把他强迫拉入游戏中,过不了很长时间,他会很快将自己逃离集体环境,躲在一边自娱自乐,使别人无法去理解他。相反,他会对一些不是玩具的非生命物体感兴趣,如一根线绳、一分钱硬币,可以使他长时间地、不停地摆弄或旋转,并可以表现得很愉快,不停地边玩边蹦跳,还发出无意义的音节。这使我们看出,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正常儿童形成明显的差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网站"。

 


上一1篇 孤独症儿童的目光对视训练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二)
相关推荐
  •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2025-01-05 10:39:25

  •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2025-01-05 10:27:26

  •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2025-01-05 10:16:27

  •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2025-01-05 10:50:27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2025-01-05 11:15:04

      "过家家,我不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不会"。这些同龄孩子看来愉快的事情,孤独症儿童做起来却异常"艰难"。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是很少有思维能力的。大约半岁以后,他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疑问,但已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运用直观的手段去看、去听、去触摸,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对外界的好奇逐渐可以运用语言或表情动作来表达,如开始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怎么了"等等。孩子要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去想像、理解,然后再寻求答案,这都是他在用大脑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这些问题的过程。

     

      可孤独症的儿童却不然,由于他们不能积极地与外界环境接触,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对环境的探索,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懂什么是"过家家",不会用玩具来表示"爸爸"、"妈妈"、"孩子",不会表示"做饭"、"吃饭"、"洗手"、"睡觉",或"看病"、"听诊"、"打针"、"吃药"等情景,更不会设计和想像"家庭"及"医院"的情景。他们不会扮演角色,且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即使把他强迫拉入游戏中,过不了很长时间,他会很快将自己逃离集体环境,躲在一边自娱自乐,使别人无法去理解他。相反,他会对一些不是玩具的非生命物体感兴趣,如一根线绳、一分钱硬币,可以使他长时间地、不停地摆弄或旋转,并可以表现得很愉快,不停地边玩边蹦跳,还发出无意义的音节。这使我们看出,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正常儿童形成明显的差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网站"。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目光对视训练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二)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