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正文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 > 正文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二)

2025-01-05 11:38:15

 

  (一)、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活动程序。

 

  自我刺激行为虽然与外界环境刺激无关。但是它与患儿训练时间、活动内容等有密切关系。其一、当患儿没有事情可做而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或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太少时,便会有太多的自我刺激。为此,制订一个忙碌的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安排上应尽量用活动去排掉自我刺激。例如,患儿在家时,家长要多安排整理家务、自我照顾方面的活动;在学校,除常规化个别训练外,老师要多安排些集体活动,让患儿在活动中模仿他人的良好行为,同时培养集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社会,可让儿童参与一些趣味性游乐活动,学习适当的社会规范行为和患儿感兴趣的活动(如购物,游泳,滑冰,打保龄球等等)。其二、所有时间和活动安排要顾及患儿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如果活动太多或活动本身太困难,同样会导致自我刺激,患儿以自我刺激来做为逃避手段。因此,必须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和低起点小步子的活动。尤其是时间,  问题应充分考虑患儿实际,应在患儿出现自我刺激前适时安排休息或间插其它兴趣活动。

 

  (二)指导儿童抗拒自我刺激。

 

  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要求他用另一行为代替和抗拒自我刺激。例如:对玩弄舌头的患儿,让他张开嘴巴(亦可进一步指导儿童做舌体操练习,配合发音训练);对摇晃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指张开放在桌上(或膝盖上);对摇摆身体的患儿,要让他倒立等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应注意使用频率和使用后的行为观察和适当的行为补充练习,以防患儿造成新的固执行为或出现的麻烦。如令其将手放在桌上适当时间后,应适量给一些手工活动做为补充练习。

 

  (三)奖励良好行为。

 

  有的患儿是想利用自我刺激来逃避训练功课或其它活动。如果要减少患儿的逃避意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他能合作的时候给予奖励。奖励更多可接,受性的行为是很需要的。在奖励患儿时,必须要告诉他为什么会得到奖励。最好是在良好行为出现的同时提供特定的奖励。奖励办法应更多的使用有形奖励,同时也可使用表扬、赞美等方式。如果使用强化物,则需充分考虑强化的时间、形式和应强化的行为,切忌乱用。

 

  (四)适当妥协。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而在指导环境上受到极大限制时,指导者可作适当妥协。在矫正自我刺激行为过程中,患儿可能产生新的自我刺激行为。要是新行为比前一个行为好,那就暂时让他作新行为,以免增加矫正的难度。这是对新行为的暂时妥协。

 


上一1篇 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三)
相关推荐
  •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2025-01-05 10:39:25

  •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2025-01-05 10:27:26

  •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2025-01-05 10:16:27

  •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2025-01-05 10:50:27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二)

    2025-01-05 11:15:38

     

      (一)、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活动程序。

     

      自我刺激行为虽然与外界环境刺激无关。但是它与患儿训练时间、活动内容等有密切关系。其一、当患儿没有事情可做而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或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太少时,便会有太多的自我刺激。为此,制订一个忙碌的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安排上应尽量用活动去排掉自我刺激。例如,患儿在家时,家长要多安排整理家务、自我照顾方面的活动;在学校,除常规化个别训练外,老师要多安排些集体活动,让患儿在活动中模仿他人的良好行为,同时培养集体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社会,可让儿童参与一些趣味性游乐活动,学习适当的社会规范行为和患儿感兴趣的活动(如购物,游泳,滑冰,打保龄球等等)。其二、所有时间和活动安排要顾及患儿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如果活动太多或活动本身太困难,同样会导致自我刺激,患儿以自我刺激来做为逃避手段。因此,必须适当安排休息时间和低起点小步子的活动。尤其是时间,  问题应充分考虑患儿实际,应在患儿出现自我刺激前适时安排休息或间插其它兴趣活动。

     

      (二)指导儿童抗拒自我刺激。

     

      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要求他用另一行为代替和抗拒自我刺激。例如:对玩弄舌头的患儿,让他张开嘴巴(亦可进一步指导儿童做舌体操练习,配合发音训练);对摇晃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指张开放在桌上(或膝盖上);对摇摆身体的患儿,要让他倒立等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应注意使用频率和使用后的行为观察和适当的行为补充练习,以防患儿造成新的固执行为或出现的麻烦。如令其将手放在桌上适当时间后,应适量给一些手工活动做为补充练习。

     

      (三)奖励良好行为。

     

      有的患儿是想利用自我刺激来逃避训练功课或其它活动。如果要减少患儿的逃避意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他能合作的时候给予奖励。奖励更多可接,受性的行为是很需要的。在奖励患儿时,必须要告诉他为什么会得到奖励。最好是在良好行为出现的同时提供特定的奖励。奖励办法应更多的使用有形奖励,同时也可使用表扬、赞美等方式。如果使用强化物,则需充分考虑强化的时间、形式和应强化的行为,切忌乱用。

     

      (四)适当妥协。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而在指导环境上受到极大限制时,指导者可作适当妥协。在矫正自我刺激行为过程中,患儿可能产生新的自我刺激行为。要是新行为比前一个行为好,那就暂时让他作新行为,以免增加矫正的难度。这是对新行为的暂时妥协。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三)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