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小儿脑瘫>正文
主页> 小儿脑瘫 > 正文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2025-01-04 15:23:42

  混合型脑瘫的训练常规原则:

 

  针对主要症状,突出重点,训练先后顺序应掌握一抬头,二挺腰,三练四肢,四体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征,参照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的方法进行训练。

 

  鬼脸训练法

 

  1.颞下颌关节训练

 

  患儿被动(或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灵活性,恢复功能。

 

  2.面部表情肌训练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3)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医疗体操

 

  1.上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①扩胸运动②伸展运动③屈肘运动④环转运动

 

  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脑瘫患儿。

 

  2.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①屈膝屈髋运动

 

  ②双髋外展运动

 

  ③髋内、外旋运动

 

  ④屈、伸膝运动

 

  ⑤牵踝、摇踝运动

 

  ⑥屈、伸踝运动

 

  适用范围:各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障碍。

 

  被动爬行模式训练

 

  脑瘫、智力低下等患儿多因脑细胞损伤而引起的,但是人的大脑细胞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如何动员休眠状态的细胞(潜能细胞)发挥作用是治疗脑瘫、智力低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爬行,手、脚、脑并用,特别需要大脑的协调,能激发大脑发育;开发脑潜能,对脑瘫和智低的患儿特别有利。对一般正常儿童的开发也大有作为。

 

  爬行训练有下列好处

 

  在婴儿发育过程中,爬是一项能够促进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好运动,甚至有关专家指出爬是以后正确行走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基础。发达国家的医生和家长都极为重视。

 

  从人类进化过程看,运动的发展是从原始的蠕动到爬行,再进化到哺乳类四肢爬,最后才是人类的站立及行走。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也有这一种系列过程类似的重演。美国医生根据这一规律,设计了一套模拟爬行被动运动,用它来促进正确爬行的出现及纠正错误的爬行姿势。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干-桥脑-中脑-大脑都能得到功能改善。

 

  通过一定数量的正确模式运动及主动爬行训练,就可向脑不断输入正确信息,促进脑功能恢复。同时对脑损伤儿童常见的斜视、眼球会聚功能差、发育障碍、动肩困难等障碍都有效果,并可使注视能力提高。因为人类12对脑神经中有10对是起源于脑干,脑干功能的恢复就能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如果脑损伤,脑瘫儿生后不久就开始接受此训练,其中大部分可恢复到接近正常,个别的还可超常。

 

  简而言之,爬行训练有下列好处:

 

  改善脑功能,协调大小脑运动功能及小脑前庭系统功能。经过爬行训练后,小儿能较快的站立行走起来而且姿势协调。

 

  改进脑神经功能:包括视听、平衡、语言、咀嚼、吞咽、颈肩部活动等等。

 

  有利于小儿脑潜能开发:阻断其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强制性爬行模式能使患儿视听反应加快,注意力集中,注视能力好,视觉理解和视觉理解和视觉应急能力提高,以后有较高的阅读速度,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也会有较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哪些儿童应该练爬

 

  1. 不会爬的小儿;

 

  2. 会走而姿势不好的儿童;

 

  3. 一切有脑损伤的小儿,包括脑瘫、智力低下和发育延迟等等。

 

  什么时期学爬最好

 

  因为人脑的80%发育在2岁以前,3岁时大脑发育基本定型。所以要抓紧时间对脑损伤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爬行在内。

 

  训练的最佳年龄为6个月内,其次是1-4岁,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治疗与练爬相结合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爬的模式运动操作方法和要求

 

  类似俯爬的被动运动,四肢及头颈部经过一定量的有节律的运动及磨擦向脑部输送信息,可有效促进正确爬行动作的出现、及纠正错误运动姿势、改善感知觉。通过被动模式运动结合斜坡爬行,先训练患儿匍匐爬,然后,进行越障碍爬,再过渡到手膝跪爬。

 

  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

 

  将患儿俯卧置于模式床上,床面撒淀粉以增加滑度,由一人摆头,左右各一人摆上下肢,后边一人摆踝关节。

 

  以头右转90°为例加以说明:

 

  上肢:内旋、背屈、手指张开、掌心朝上置于臀部。

 

  左侧:下肢:屈曲90°上肢,上肢屈肘90°。

 

  右侧:下肢:下肢伸展位 ,然后将头左转90°;上肢:由内旋背屈位伸展后变为屈肘90°。

 

  左侧

 

  下肢:由屈曲90°变为伸展,注意足内侧面足底摩擦床面。

 

  上肢:由屈肘90°伸展变为内旋背屈掌必摩擦床面掌心向上置于臀部。

 

  右侧

 

  下肢:由伸展变为屈曲90°。

 

  被动运动模式:初做为每次150(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每2天递增50个至每次250个,一天做6次,每做完一次让患儿俯卧于斜板上向下爬,爬十余次后再做模式运动。斜坡板高逐渐向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轻者1-2周,重者1-2个月),斜坡板降至水平位对患儿已能较顺利的进行匍匐爬。这时即可练习越障碍爬,如爬过妈妈的腿,爬过小滚筒、枕头等,使患儿自然过度到手膝跪爬。

 

  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要求:四人一定配合协调,形成有规律的被动运动。注意掌面,足底与床面的磨擦,不断向脑部输送信息,还要注意顺水推舟,动作柔和,有节律,不可突然用力,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对于肌张力较高的患儿应将节律放慢,以后再逐渐加快。

 

  语言训练

 

  以治疗小儿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为主,其中许多患者存在着智力障碍和语言表达困难,根据不同患者的重点表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脑瘫患儿多表现为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往往表现在吞咽、呼吸、发声、构音等方面不协调,这样的患儿以矫正其呼吸,发声等基本动作开始,从舌操、呼吸、口内鼓气吹泡入手,逐渐过渡到单音、双音、短句等。

 

  智力低下、思维、记忆、听觉辨认的障碍导致患儿的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另外这类患儿往往还存在情绪异常,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分散,持续力短暂,自控能力差等时点,对这样病人的语训,关键的关键是要与患儿沟通关系,取得患儿对术者的信任。然后以实物教学为主,提高其认知能力逐步过渡到语音训练,将教育禺于娱乐中。

 


上一1篇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下一篇 宝宝"笨"发育慢跟不上同龄儿童,竟与小儿脑瘫有关!
相关推荐
  •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2025-01-04 15:50:33

  •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2025-01-04 15:27:33

  •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2025-01-04 15:52:32

  •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025-01-04 15:33:32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儿童康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康复训练和爬行训练

    2025-01-04 15:42:23

      混合型脑瘫的训练常规原则:

     

      针对主要症状,突出重点,训练先后顺序应掌握一抬头,二挺腰,三练四肢,四体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征,参照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的方法进行训练。

     

      鬼脸训练法

     

      1.颞下颌关节训练

     

      患儿被动(或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灵活性,恢复功能。

     

      2.面部表情肌训练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3)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医疗体操

     

      1.上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①扩胸运动②伸展运动③屈肘运动④环转运动

     

      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脑瘫患儿。

     

      2.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①屈膝屈髋运动

     

      ②双髋外展运动

     

      ③髋内、外旋运动

     

      ④屈、伸膝运动

     

      ⑤牵踝、摇踝运动

     

      ⑥屈、伸踝运动

     

      适用范围:各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障碍。

     

      被动爬行模式训练

     

      脑瘫、智力低下等患儿多因脑细胞损伤而引起的,但是人的大脑细胞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如何动员休眠状态的细胞(潜能细胞)发挥作用是治疗脑瘫、智力低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孩子爬行,手、脚、脑并用,特别需要大脑的协调,能激发大脑发育;开发脑潜能,对脑瘫和智低的患儿特别有利。对一般正常儿童的开发也大有作为。

     

      爬行训练有下列好处

     

      在婴儿发育过程中,爬是一项能够促进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好运动,甚至有关专家指出爬是以后正确行走及肢体运动能力的基础。发达国家的医生和家长都极为重视。

     

      从人类进化过程看,运动的发展是从原始的蠕动到爬行,再进化到哺乳类四肢爬,最后才是人类的站立及行走。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也有这一种系列过程类似的重演。美国医生根据这一规律,设计了一套模拟爬行被动运动,用它来促进正确爬行的出现及纠正错误的爬行姿势。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干-桥脑-中脑-大脑都能得到功能改善。

     

      通过一定数量的正确模式运动及主动爬行训练,就可向脑不断输入正确信息,促进脑功能恢复。同时对脑损伤儿童常见的斜视、眼球会聚功能差、发育障碍、动肩困难等障碍都有效果,并可使注视能力提高。因为人类12对脑神经中有10对是起源于脑干,脑干功能的恢复就能使脑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如果脑损伤,脑瘫儿生后不久就开始接受此训练,其中大部分可恢复到接近正常,个别的还可超常。

     

      简而言之,爬行训练有下列好处:

     

      改善脑功能,协调大小脑运动功能及小脑前庭系统功能。经过爬行训练后,小儿能较快的站立行走起来而且姿势协调。

     

      改进脑神经功能:包括视听、平衡、语言、咀嚼、吞咽、颈肩部活动等等。

     

      有利于小儿脑潜能开发:阻断其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强制性爬行模式能使患儿视听反应加快,注意力集中,注视能力好,视觉理解和视觉理解和视觉应急能力提高,以后有较高的阅读速度,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也会有较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哪些儿童应该练爬

     

      1. 不会爬的小儿;

     

      2. 会走而姿势不好的儿童;

     

      3. 一切有脑损伤的小儿,包括脑瘫、智力低下和发育延迟等等。

     

      什么时期学爬最好

     

      因为人脑的80%发育在2岁以前,3岁时大脑发育基本定型。所以要抓紧时间对脑损伤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爬行在内。

     

      训练的最佳年龄为6个月内,其次是1-4岁,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治疗与练爬相结合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爬的模式运动操作方法和要求

     

      类似俯爬的被动运动,四肢及头颈部经过一定量的有节律的运动及磨擦向脑部输送信息,可有效促进正确爬行动作的出现、及纠正错误运动姿势、改善感知觉。通过被动模式运动结合斜坡爬行,先训练患儿匍匐爬,然后,进行越障碍爬,再过渡到手膝跪爬。

     

      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

     

      将患儿俯卧置于模式床上,床面撒淀粉以增加滑度,由一人摆头,左右各一人摆上下肢,后边一人摆踝关节。

     

      以头右转90°为例加以说明:

     

      上肢:内旋、背屈、手指张开、掌心朝上置于臀部。

     

      左侧:下肢:屈曲90°上肢,上肢屈肘90°。

     

      右侧:下肢:下肢伸展位 ,然后将头左转90°;上肢:由内旋背屈位伸展后变为屈肘90°。

     

      左侧

     

      下肢:由屈曲90°变为伸展,注意足内侧面足底摩擦床面。

     

      上肢:由屈肘90°伸展变为内旋背屈掌必摩擦床面掌心向上置于臀部。

     

      右侧

     

      下肢:由伸展变为屈曲90°。

     

      被动运动模式:初做为每次150(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每2天递增50个至每次250个,一天做6次,每做完一次让患儿俯卧于斜板上向下爬,爬十余次后再做模式运动。斜坡板高逐渐向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轻者1-2周,重者1-2个月),斜坡板降至水平位对患儿已能较顺利的进行匍匐爬。这时即可练习越障碍爬,如爬过妈妈的腿,爬过小滚筒、枕头等,使患儿自然过度到手膝跪爬。

     

      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要求:四人一定配合协调,形成有规律的被动运动。注意掌面,足底与床面的磨擦,不断向脑部输送信息,还要注意顺水推舟,动作柔和,有节律,不可突然用力,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对于肌张力较高的患儿应将节律放慢,以后再逐渐加快。

     

      语言训练

     

      以治疗小儿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为主,其中许多患者存在着智力障碍和语言表达困难,根据不同患者的重点表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脑瘫患儿多表现为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往往表现在吞咽、呼吸、发声、构音等方面不协调,这样的患儿以矫正其呼吸,发声等基本动作开始,从舌操、呼吸、口内鼓气吹泡入手,逐渐过渡到单音、双音、短句等。

     

      智力低下、思维、记忆、听觉辨认的障碍导致患儿的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另外这类患儿往往还存在情绪异常,表现为易激惹,注意力分散,持续力短暂,自控能力差等时点,对这样病人的语训,关键的关键是要与患儿沟通关系,取得患儿对术者的信任。然后以实物教学为主,提高其认知能力逐步过渡到语音训练,将教育禺于娱乐中。

     


    上一篇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下一篇 宝宝"笨"发育慢跟不上同龄儿童,竟与小儿脑瘫有关!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