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小儿脑瘫>正文
主页> 小儿脑瘫 > 正文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

2025-01-04 17:44:08

 

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应该是从婴儿期开始到成年期所有年龄段的一个连续过程,也就是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到以后的康复治疗、教育指导以及成人后涉及到的职业康复等方面的广泛问题。

 

对已具有高危因素的小儿来说,由于此时是脑的发育速度最快、脑的可塑性和脑的功能代偿性最强的时期,所以早期干预、早期预防、追踪观察,使脑瘫得到有效防治,是保护高危儿健康、减少残障的关键。

 

早期诊断、超早期诊断的意义

 

1、早期诊断

通常将出生3个月内的诊断叫超早期诊断,6~9个月的叫早期诊断。

2、早期诊断的难度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早期运动由皮质下中枢控制,受反射支配,自发运动大部分受原始反射影响,此时脑组织虽受到损伤但症状多不明显。除病因明显,症状较典型者外,一般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尤其出生3个月以内的超早期诊断更加困难。

脑瘫的发病机制

 

产前因素:孕期感染、遗传因素、多胎儿童等。

 

产时因素:早产、低体重,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等。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3 个月以上;②姿势异常,包括动态和静态情况下的姿势异常;③肌力和肌张力的改变。

 

(2)参考条件:①反射异常;②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③头颅影像学佐证;④排除遗传代谢病和进行性疾病。

 

脑瘫的综合性康复治疗

 

1、对家长的宣教

   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干预是降低脑瘫残疾最有效的方法。脑瘫是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康复训练。因此,非常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临床工作中,脑瘫患儿的家长存在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认识误区,往往认为脑瘫儿童是"傻子",为不治之症,一经确诊即放弃治疗。有的家长受世俗观念影响,自卑心理重,忌讳周围人知道,不敢出门见人等。由于脑瘫治疗训练漫长而繁琐,临床变化较慢,加之费用问题,直接影响到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康复效果。

 

2、物理疗法

应用与物理学因素结合的方法治疗。涉及电、光、声、磁、热动力学等多种形式。

 

3、作业治疗

通过运动治疗脑性瘫痪 , 使用设备或是使用手的原则使力学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改善 , 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治疗 , 还可以有效地使患儿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进行运动。

 

4、运动疗法

该疗法是为了改善患儿现有的运动功能,将不正常的神经反射行为抑制住,从而建立起正常的运动和发育功能,以期改善儿童日常的生活能力。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5、心理治疗

干预人员应当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定期评测儿童的心理行为,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

除了心理治疗方案性的指导外,现在很多人更加注重实施手段对康复的影响。

 

6、语言治疗

语言训练不单纯是锻炼儿童讲话,而是通过舌部的锻炼、呼吸方法的训练、发音练习、口腔的按摩、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加强等综合提高患儿口腔、发音、心理等功能,从而加强患儿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7、引导式教育疗法

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开发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通过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激发兴趣,使患儿能够主动地进行训练,再加上被动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并且形成全面的训练。美国科学家对 6 岁以下脑瘫患儿进行了一对一的综合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的频率越频繁,康复效果越显著。

 

8、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提出相对较晚,但目前已经被美国脑瘫著作列入到主要的脑瘫治疗方法当中。经过对脑瘫患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6-15 个月发现,在物理、作业等治疗同时进行统合训练,明显矫治和改善了患儿的前庭平衡功能,动作协调功能,本体感觉加强,触觉过敏症状减轻或消失,提高了视听觉能力,语言发育有了改善。

 


上一1篇 小儿脑瘫的饮食保健有什么方法呢?
下一篇 小儿脑瘫都有哪些早起症状?
相关推荐
  •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2025-01-04 15:50:33

  •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2025-01-04 15:27:33

  •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2025-01-04 15:52:32

  •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025-01-04 15:33:32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

    2025-01-04 17:08:44

     

    对小儿脑瘫的康复应该是从婴儿期开始到成年期所有年龄段的一个连续过程,也就是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到以后的康复治疗、教育指导以及成人后涉及到的职业康复等方面的广泛问题。

     

    对已具有高危因素的小儿来说,由于此时是脑的发育速度最快、脑的可塑性和脑的功能代偿性最强的时期,所以早期干预、早期预防、追踪观察,使脑瘫得到有效防治,是保护高危儿健康、减少残障的关键。

     

    早期诊断、超早期诊断的意义

     

    1、早期诊断

    通常将出生3个月内的诊断叫超早期诊断,6~9个月的叫早期诊断。

    2、早期诊断的难度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早期运动由皮质下中枢控制,受反射支配,自发运动大部分受原始反射影响,此时脑组织虽受到损伤但症状多不明显。除病因明显,症状较典型者外,一般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尤其出生3个月以内的超早期诊断更加困难。

    脑瘫的发病机制

     

    产前因素:孕期感染、遗传因素、多胎儿童等。

     

    产时因素:早产、低体重,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产后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等。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3 个月以上;②姿势异常,包括动态和静态情况下的姿势异常;③肌力和肌张力的改变。

     

    (2)参考条件:①反射异常;②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③头颅影像学佐证;④排除遗传代谢病和进行性疾病。

     

    脑瘫的综合性康复治疗

     

    1、对家长的宣教

       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干预是降低脑瘫残疾最有效的方法。脑瘫是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坚持康复训练。因此,非常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临床工作中,脑瘫患儿的家长存在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认识误区,往往认为脑瘫儿童是"傻子",为不治之症,一经确诊即放弃治疗。有的家长受世俗观念影响,自卑心理重,忌讳周围人知道,不敢出门见人等。由于脑瘫治疗训练漫长而繁琐,临床变化较慢,加之费用问题,直接影响到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及康复效果。

     

    2、物理疗法

    应用与物理学因素结合的方法治疗。涉及电、光、声、磁、热动力学等多种形式。

     

    3、作业治疗

    通过运动治疗脑性瘫痪 , 使用设备或是使用手的原则使力学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改善 , 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治疗 , 还可以有效地使患儿具有积极主动的意识进行运动。

     

    4、运动疗法

    该疗法是为了改善患儿现有的运动功能,将不正常的神经反射行为抑制住,从而建立起正常的运动和发育功能,以期改善儿童日常的生活能力。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5、心理治疗

    干预人员应当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定期评测儿童的心理行为,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

    除了心理治疗方案性的指导外,现在很多人更加注重实施手段对康复的影响。

     

    6、语言治疗

    语言训练不单纯是锻炼儿童讲话,而是通过舌部的锻炼、呼吸方法的训练、发音练习、口腔的按摩、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加强等综合提高患儿口腔、发音、心理等功能,从而加强患儿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7、引导式教育疗法

    这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开发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通过娱乐性、节律性意向激发兴趣,使患儿能够主动地进行训练,再加上被动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并且形成全面的训练。美国科学家对 6 岁以下脑瘫患儿进行了一对一的综合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的频率越频繁,康复效果越显著。

     

    8、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提出相对较晚,但目前已经被美国脑瘫著作列入到主要的脑瘫治疗方法当中。经过对脑瘫患儿的感觉统合训练 6-15 个月发现,在物理、作业等治疗同时进行统合训练,明显矫治和改善了患儿的前庭平衡功能,动作协调功能,本体感觉加强,触觉过敏症状减轻或消失,提高了视听觉能力,语言发育有了改善。

     


    上一篇 小儿脑瘫的饮食保健有什么方法呢?
    下一篇 小儿脑瘫都有哪些早起症状?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