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正文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 > 正文

与自闭症孩子的互动模式一旦固化,要想突破

2025-01-06 12:07:45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低功闭娃今年15岁。平日里这个孩子安静乖巧,几乎对身边所有人无毒无害。但是,每当她妈妈,也就是我这个朋友没有满足她需求时,她上天落地闹得那个惨烈,犹如恶魔附体一般。

 

  我曾经非常仔细观察过这对母女的日常互动,也了解过孩子一路的成长经历。我发现,这个孩子是在溺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的妈妈就像个鞠躬尽瘁、勤勤恳恳的勤务员,全心全力、费尽心思养育并维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歧视、遭欺负,除了表扬,几乎没有批评,哪怕孩子做出任何出格的行为,妈妈都表现得相当宽容和涵养。

 

  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下,孩子和妈妈的互动慢慢固化成主仆模式。孩子被高高在上捧在手掌心里,喜欢听表扬,喜欢被关注。虽然能力弱,但她心里明白,哪怕做了错事,妈妈都不会批评她,妈妈就是会对她百依百顺!所以青春期的她,稍不顺意,便会在妈妈面前作天作地、大闹不休,但面对妈妈之外的其他人却不敢造次,乖巧不少。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对母女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对恋人,一个掏心掏肺上赶着追,另一个恃宠而骄、爱理不搭。更关键的是,她们的互动模式已然固化,如果想改变孩子在妈妈面前动不动就发飙大闹的极端行为,已经不太容易了。要知道,互动模式是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同构建的。刺激事件与运动反应一旦联结并程式化,单方面想突破这种模式,哪有那么简单!

 

  对于特殊孩子而言,我一以贯之的观点就是,不管孩子能力程度多低,必须结合奖惩,从小为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和底线意识,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在什么时间可以做,哪些事情在什么时间不可以做。

 

  等到孩子慢慢成长,心智逐渐发育,家长再适当放手,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自主权所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孩子才会更懂得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更懂得珍惜,而他们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更多。

 

  就像用一个崭新的口袋装东西,刚开始,袋口要扎得稍微紧一点。等这个口袋用顺手之后,袋口就可以慢慢松开一些,这样拿取东西更方便。反过来,如果刚开始就随心所欲松开袋口,那口袋里的东西要么被偷走,要么会遗失,这个时候再来束紧口袋,损失就已经产生了。

 

  特殊孩子如此,正常孩子也一样啊!教育专家们都说,孩子在青春期显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孩子童年时期以来,家庭教育所有累积问题的总爆发。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确,那些在青春期与整个家庭为敌的叛逆孩子们,他们平日里跟父母的互动模式也一定问题不断、积重难返,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模式一旦固化,要想改变,"呵呵"--真难!当然,良性互动除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2.html" 


上一1篇 预防儿童自闭症的方法你熟悉吗?
下一篇 幼儿有孤独症倾向父母如何处理?
相关推荐
  •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2025-01-05 10:39:25

  •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2025-01-05 10:27:26

  •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2025-01-05 10:16:27

  •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2025-01-05 10:50:27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与自闭症孩子的互动模式一旦固化,要想突破

    2025-01-06 12:45:07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低功闭娃今年15岁。平日里这个孩子安静乖巧,几乎对身边所有人无毒无害。但是,每当她妈妈,也就是我这个朋友没有满足她需求时,她上天落地闹得那个惨烈,犹如恶魔附体一般。

     

      我曾经非常仔细观察过这对母女的日常互动,也了解过孩子一路的成长经历。我发现,这个孩子是在溺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的妈妈就像个鞠躬尽瘁、勤勤恳恳的勤务员,全心全力、费尽心思养育并维护着孩子。生怕孩子受歧视、遭欺负,除了表扬,几乎没有批评,哪怕孩子做出任何出格的行为,妈妈都表现得相当宽容和涵养。

     

      在这样的教养模式下,孩子和妈妈的互动慢慢固化成主仆模式。孩子被高高在上捧在手掌心里,喜欢听表扬,喜欢被关注。虽然能力弱,但她心里明白,哪怕做了错事,妈妈都不会批评她,妈妈就是会对她百依百顺!所以青春期的她,稍不顺意,便会在妈妈面前作天作地、大闹不休,但面对妈妈之外的其他人却不敢造次,乖巧不少。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对母女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对恋人,一个掏心掏肺上赶着追,另一个恃宠而骄、爱理不搭。更关键的是,她们的互动模式已然固化,如果想改变孩子在妈妈面前动不动就发飙大闹的极端行为,已经不太容易了。要知道,互动模式是双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同构建的。刺激事件与运动反应一旦联结并程式化,单方面想突破这种模式,哪有那么简单!

     

      对于特殊孩子而言,我一以贯之的观点就是,不管孩子能力程度多低,必须结合奖惩,从小为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和底线意识,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在什么时间可以做,哪些事情在什么时间不可以做。

     

      等到孩子慢慢成长,心智逐渐发育,家长再适当放手,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自主权所带来的自由和快乐,孩子才会更懂得遵守规则带来的好处,更懂得珍惜,而他们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更多。

     

      就像用一个崭新的口袋装东西,刚开始,袋口要扎得稍微紧一点。等这个口袋用顺手之后,袋口就可以慢慢松开一些,这样拿取东西更方便。反过来,如果刚开始就随心所欲松开袋口,那口袋里的东西要么被偷走,要么会遗失,这个时候再来束紧口袋,损失就已经产生了。

     

      特殊孩子如此,正常孩子也一样啊!教育专家们都说,孩子在青春期显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孩子童年时期以来,家庭教育所有累积问题的总爆发。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的确,那些在青春期与整个家庭为敌的叛逆孩子们,他们平日里跟父母的互动模式也一定问题不断、积重难返,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模式一旦固化,要想改变,"呵呵"--真难!当然,良性互动除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2.html" 


    上一篇 预防儿童自闭症的方法你熟悉吗?
    下一篇 幼儿有孤独症倾向父母如何处理?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