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智力障碍>正文
主页> 智力障碍 > 正文

【分享】感觉统合能力是幼儿智慧的源泉

2025-01-06 10:41:33

  经常听到一些小学生的家长抱怨说,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写几个字的作业要几个小时,一会动动这,一会动动那,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经常把题抄错,总记不住老师留的作业,你打他骂他都不管用......在万般无奈之余,家长得出了结论,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据调查,各小学校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据老师反映这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难集中,很难与人相处,你说他,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再问家长这样的孩子在婴幼儿期有什么表现,他们的父母总是面带困惑地说:没发现孩子有什么智力问题。但是孩子的表现非常让家长苦恼,这些孩子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令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些儿童的表现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智慧的源泉,要想这些孩子的问题消失,这些孩子必须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教育,感觉统合教育是幼儿最基础的教育,幼儿首先进行的学习不是弹琴,也不是绘画,而是感觉统合的学习。

 

  什么叫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各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当人看见桌上的钢笔后,钢笔作为一个信息被准确无误地传入大脑,通过大脑的统合(分析、组合、加工)后,大脑再指挥人的手将笔拿起,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什么叫感觉统合失调呢?由于婴幼儿发育还不完善,大脑在接到钢笔这个信息后,不能有效地指挥手去行动,这就叫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此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计算,抄错题等。

 

  3.听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必须被统合起来才能使人完整地认识外界。但近年来,大城市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它几乎成了"城市儿童的专利"。这是为什么呢?

 

  1、在孩子最需要受到感觉刺激、让各种感觉相互配合、协调的时期,缺乏合适的训练

 

  比如对10个月的孩子来说,需要通过爬行来锻炼注意力,训练颈部肌肉的力量。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就有可能影响他的感觉发展。

 

  2、玩耍电子产品过多也会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因为在看电视时,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开发,影响孩子的思维发散,长时间盯着电视不仅影响孩子视力发育,大量的时间被电视占用,影响了儿童玩耍、探索世界的时间,导致了儿童各种感觉刺激量和强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各种感觉系统之间联系、配合不当,导致了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的存在。

 

  3、很少在大自然中玩

 

  过去的孩子经常在野外奔跑,感觉自然得到开发,根本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而现在这种机会大大减少了。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问题--写字的时候经常漏掉笔画而自己不知道?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听而不闻"?上课时,看了几分钟黑板,就要东张西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也许你认为这是孩子不认真造成的,但有些情况下,孩子有这些异常表现是因为他身体的感觉器官协调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统合失调"。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

 

  感觉统合就是人类的各种外界刺激感受,通过人体的各个感觉系统神经网络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反应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通过大量的视、听、嗅、味、触等的刺激才能使得人类的感觉统合能力变得强大。一旦我们接触的刺激不足以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便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发生,感觉统合发展发育时间较早,一般在12岁前就基本成型,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自由活动受限,家长溺爱包办,缺少玩伴,剖腹产孩子的增加,造成了城市里孩子成为了感觉统合失调的重灾区,城市孩子几乎都会有感统失调的问题出现,只是失调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人类从呱呱坠地开始接触这个复杂的世界,开始了漫长的学习时期,孩子要学习怎么去抬头,怎么去爬、去跑、去跳,怎么去交流,怎么去思考,怎么去适应这个世界,到以后怎么独立,怎么教育下一代。这些都需要在孩子时期打好基础,六岁以前的孩子,不要刻意去学些什么,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心的四处玩耍,培养孩子各个感觉系统的能力。试问我们的家长们,我们小时候尤其在上小学之前,我们去上过什么课?不几乎都是自由的玩耍吗?以前哪来的那么多早期教育课程,难道以前的人们比我们现代人差吗?人类也如同动物世界的那些一起玩耍打闹的小狮子一样,智力与学习的能力都是在玩耍中,在伙伴之间的游戏竞争中得来的,所以感觉统合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看一个对比:

 

  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去田野里玩耍,我们在草垛里捉迷藏,我经常去我家门前的小河游泳,我经常爬树掏鸟窝,我经常和小伙伴出去一玩就是一下午,不用担心脏、不怕累。在外边玩游戏输了,不会回家哭鼻子,自己会默默的承受这种挫折,不用整天粘着妈妈让妈妈来帮助我。我开始上小学了,我会很遵守纪律,上课专心听讲,上课不随便离开位置。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待在家里,家长怕刮风怕下雨,不让孩子出去玩,即使出去妈妈也是一直牵着手,怕摔着、怕走丢、怕坏人,出去玩也很少有小伙伴一起,没有竞争,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从没有受过挫折,上小学以后,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自信心差,爱哭。

 

  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感统是什么了,儿童感觉统合重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而感觉统合课(感统课)是在弥补孩子的玩耍,孩子已经不知道怎么玩耍了,感统课是通过游戏形式,来达到科学玩耍的目的,每个项目都是针对孩子的缺陷来制定的,能够通过最有效的刺激来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大家不要认为感统就是单纯意义的玩。有的家长一提到感统课就认为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家长或老师通过游戏或者训练方法让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挥的更好更出色,我们的孩子的能力才能够展现的更淋漓尽致。所以说,感觉统合是每一位城市儿童的必修课。

 

  如果您的孩子是剖腹产,早产,胎位不正,这些都要提前进行感统干预。另外孩子一些典型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黏人爱哭怕黑、胆小,脾气暴躁,身体协调能力差。如果有这些表现就要考虑是否是感统失调了。现代的孩子都很聪明,就有一些看上去聪明实际很笨拙的孩子,进行感统教育训练,解放这些"聪明的笨小孩"。

 

  感觉统合的学习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与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3.html"


上一1篇 【儿童康复训练】家庭音乐律动下的模仿、听指令游戏?
下一篇 【康复训练】怎么教智力障碍的孩子穿袜子
相关推荐
  • @家长!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智力落后于同龄人,请及时就医!

    @家长!孩子有这些表现,说明智力落后于同龄人,请及时就医!

    2025-01-06 10:18:29

  •  "智力障碍"的帽子能不能摘?影响孩子以后生活吗?

    "智力障碍"的帽子能不能摘?影响孩子以后生活吗?

    2025-01-06 10:57:31

  • 【宝宝头围大,大运动落后】--- 问题严重吗?

    【宝宝头围大,大运动落后】--- 问题严重吗?

    2025-01-06 10:36:32

  • 【儿童康复讲堂】儿童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的病因有哪些?

    【儿童康复讲堂】儿童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的病因有哪些?

    2025-01-06 10:04:33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分享】感觉统合能力是幼儿智慧的源泉

    2025-01-06 10:33:41

      经常听到一些小学生的家长抱怨说,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写几个字的作业要几个小时,一会动动这,一会动动那,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经常把题抄错,总记不住老师留的作业,你打他骂他都不管用......在万般无奈之余,家长得出了结论,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据调查,各小学校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据老师反映这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难集中,很难与人相处,你说他,他就像没听见似的。再问家长这样的孩子在婴幼儿期有什么表现,他们的父母总是面带困惑地说:没发现孩子有什么智力问题。但是孩子的表现非常让家长苦恼,这些孩子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令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些儿童的表现是由于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智慧的源泉,要想这些孩子的问题消失,这些孩子必须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教育,感觉统合教育是幼儿最基础的教育,幼儿首先进行的学习不是弹琴,也不是绘画,而是感觉统合的学习。

     

      什么叫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各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当人看见桌上的钢笔后,钢笔作为一个信息被准确无误地传入大脑,通过大脑的统合(分析、组合、加工)后,大脑再指挥人的手将笔拿起,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什么叫感觉统合失调呢?由于婴幼儿发育还不完善,大脑在接到钢笔这个信息后,不能有效地指挥手去行动,这就叫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此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计算,抄错题等。

     

      3.听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必须被统合起来才能使人完整地认识外界。但近年来,大城市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它几乎成了"城市儿童的专利"。这是为什么呢?

     

      1、在孩子最需要受到感觉刺激、让各种感觉相互配合、协调的时期,缺乏合适的训练

     

      比如对10个月的孩子来说,需要通过爬行来锻炼注意力,训练颈部肌肉的力量。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就有可能影响他的感觉发展。

     

      2、玩耍电子产品过多也会导致感觉统合失调

     

      因为在看电视时,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开发,影响孩子的思维发散,长时间盯着电视不仅影响孩子视力发育,大量的时间被电视占用,影响了儿童玩耍、探索世界的时间,导致了儿童各种感觉刺激量和强度达不到,从而导致了各种感觉系统之间联系、配合不当,导致了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的存在。

     

      3、很少在大自然中玩

     

      过去的孩子经常在野外奔跑,感觉自然得到开发,根本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而现在这种机会大大减少了。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问题--写字的时候经常漏掉笔画而自己不知道?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听而不闻"?上课时,看了几分钟黑板,就要东张西望?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也许你认为这是孩子不认真造成的,但有些情况下,孩子有这些异常表现是因为他身体的感觉器官协调系统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统合失调"。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人类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

     

      感觉统合就是人类的各种外界刺激感受,通过人体的各个感觉系统神经网络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反应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通过大量的视、听、嗅、味、触等的刺激才能使得人类的感觉统合能力变得强大。一旦我们接触的刺激不足以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便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发生,感觉统合发展发育时间较早,一般在12岁前就基本成型,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自由活动受限,家长溺爱包办,缺少玩伴,剖腹产孩子的增加,造成了城市里孩子成为了感觉统合失调的重灾区,城市孩子几乎都会有感统失调的问题出现,只是失调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人类从呱呱坠地开始接触这个复杂的世界,开始了漫长的学习时期,孩子要学习怎么去抬头,怎么去爬、去跑、去跳,怎么去交流,怎么去思考,怎么去适应这个世界,到以后怎么独立,怎么教育下一代。这些都需要在孩子时期打好基础,六岁以前的孩子,不要刻意去学些什么,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开心的四处玩耍,培养孩子各个感觉系统的能力。试问我们的家长们,我们小时候尤其在上小学之前,我们去上过什么课?不几乎都是自由的玩耍吗?以前哪来的那么多早期教育课程,难道以前的人们比我们现代人差吗?人类也如同动物世界的那些一起玩耍打闹的小狮子一样,智力与学习的能力都是在玩耍中,在伙伴之间的游戏竞争中得来的,所以感觉统合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看一个对比:

     

      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去田野里玩耍,我们在草垛里捉迷藏,我经常去我家门前的小河游泳,我经常爬树掏鸟窝,我经常和小伙伴出去一玩就是一下午,不用担心脏、不怕累。在外边玩游戏输了,不会回家哭鼻子,自己会默默的承受这种挫折,不用整天粘着妈妈让妈妈来帮助我。我开始上小学了,我会很遵守纪律,上课专心听讲,上课不随便离开位置。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待在家里,家长怕刮风怕下雨,不让孩子出去玩,即使出去妈妈也是一直牵着手,怕摔着、怕走丢、怕坏人,出去玩也很少有小伙伴一起,没有竞争,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从没有受过挫折,上小学以后,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自信心差,爱哭。

     

      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感统是什么了,儿童感觉统合重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而感觉统合课(感统课)是在弥补孩子的玩耍,孩子已经不知道怎么玩耍了,感统课是通过游戏形式,来达到科学玩耍的目的,每个项目都是针对孩子的缺陷来制定的,能够通过最有效的刺激来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大家不要认为感统就是单纯意义的玩。有的家长一提到感统课就认为这是给特殊儿童上的课程,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家长或老师通过游戏或者训练方法让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挥的更好更出色,我们的孩子的能力才能够展现的更淋漓尽致。所以说,感觉统合是每一位城市儿童的必修课。

     

      如果您的孩子是剖腹产,早产,胎位不正,这些都要提前进行感统干预。另外孩子一些典型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黏人爱哭怕黑、胆小,脾气暴躁,身体协调能力差。如果有这些表现就要考虑是否是感统失调了。现代的孩子都很聪明,就有一些看上去聪明实际很笨拙的孩子,进行感统教育训练,解放这些"聪明的笨小孩"。

     

      感觉统合的学习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与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3.html"


    上一篇 【儿童康复训练】家庭音乐律动下的模仿、听指令游戏?
    下一篇 【康复训练】怎么教智力障碍的孩子穿袜子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