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全面性发育障碍>正文
主页>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正文

关爱特殊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二)

2025-01-05 14:56:13

  01、情境导入

 

  小赵是一名刚毕业就到培智学校任教的新老师。虽然她学习过有关智力障碍儿童的专业知识,但是当她真正面对这些孩子时,她还是强烈地感觉到:这些孩子真奇怪!

 

  事件一:下午第二节课,小赵老师替王老师临时照看二(1)班,王老师临走前交代她可以让学生看一会儿动画片。于是小赵老师从宿舍带来一张《猫和老鼠》的光盘,心想孩子们一定喜欢看,可事实却让她大失所望。难道说智障儿童不喜欢看动画片?

 

  事件二:周末,小赵老师和同学聚会,她特意去做了新发型,星期一来学校上班,在校园里碰到好几个学生,可愣是没有一个学生和她打招呼!平时这些学生看到她都是挺高兴的,不知今天都怎么了。后来,小赵老师才明白,原来是学生不认识了!

 

  02、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低

 

  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与普通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较差,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普通儿童的感觉,却不一定能引起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感觉。他们一般不会辨别颜色,难以区分相似的物体,对冷热、疼痛的感觉比较迟钝。

 

  林仲贤等关于儿童视觉图形辨认的实验结果显示,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与其智力密切相关,其辨认的正确率随智商之的增高而提高。

 

  智商范围

 

  平均智商

 

  平均年龄

 

  0.01秒速度呈现

 

  0.05秒速速呈现

 

  31-51

 

  41.6

 

  11.7

 

  正确率20.7%

 

  正确率21.4%

 

  55-75

 

  62.0

 

  10.2

 

  正确率45.0%

 

  正确率48.5%

 

  (二)知觉速度慢、容量小

 

  苏联心理学家K.N.维列索茨卡娅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画有儿童熟悉的物体的图片(如苹果、猫等)给被试人员看,要求认出图片上的物体。这些物体以22微秒和42微秒呈现时,成人、正常儿童(一年级)和智力障碍儿童感知物体的正确率如下:

 

  呈现时间成人的正确率正常儿童的正确率智力障碍儿童的正确率22微秒72%57%042微秒100%95%55%

 

  由此可见,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速度几乎比普通儿童慢一半。有些智障儿童不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原因可能就是这些动画片中人物的活动速度太快、画面时间太短,儿童的感知速度跟不上。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的范围也很狭,获得信息的容量小。通过窗户看城市风景,普通儿童一眼望去,可同时"捕捉"到许多物体,而智障儿童看到的比普通儿童要少得多,这种感知的狭窄性也使得智障儿童在新环境中容易迷路。

 

  (三)感知缺乏主动性,别能力弱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认识世界没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在感知活动上缺乏主动性。对于同桌多年的同学,甚至连姓名也不知道。智障儿童感知的辨别能力也比较弱,他们难以区分物体的细微差别,如常把猫叫当成羊叫,把小麦看成大米。他们在学习形近字时有明显的困难。

 

  (四)知觉恒常性差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对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往往就认不出以色恒常性为例通过视觉而感知到的国旗颜色亮度在教室和在校园里是不同的,对普通儿童来说,国旗的颜色仍是红色。而智障儿童虽然在教室中习得了国旗的颜色,但是在教室外,当国旗的颜色被阳光照射而发生亮度改变时,加上观看的距离也不同,这时他们可能就不认识国旗了。上述案例中"学生不认识小赵老师",就是知觉恒常性差的体现。

 

  (五)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发展较落后

 

  智力障碍儿童难以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等含义,空间定向困难,甚至10多岁时还分不清前、后、左、右。空间知觉发展的缓慢是造成智障儿童经常迷路的又一重要原因。智力障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也相对落后,难以分清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有时白天因为看碟片拉上教室窗帘,他们会认为时间是晚上。

 

  03、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一)注意的有意性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发展缓慢,普遍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在做某件事时,往往东张西望,无法集中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坐不住,往往随意离开座位。有时,窗外的鸟叫虫鸣、室内的电扇声,甚至指导者的衣着打扮等,都会成为他们注意的焦点。除非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在课堂上他们很难把注意力维持在特定对象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过于依赖新奇的刺激和较强的注意对比度,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利。

 

  (二)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广度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广度狭窄,仅有普通儿童的一半。因此,他们读课文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有时会出现"读";写字时也是看一笔写一笔。注意范围的狭窄使得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速度变慢,因而培智学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要少一些。

 

  2.注意的稳定性差

 

  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不稳定,他们很容易分心,且分心之后很难把注意力收回来。有研究表明,7-10岁的普通儿童可维持注意20分钟,12岁以上儿童约维持30分钟在智力障碍儿童中,轻度的8-14岁儿童可维持10-15分钟;中度的9-16岁儿童可维持3-7分钟。

 

  3.注意的分配能力差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分配能力很差,他们常常会顾此失彼。例如,数学课上,让智障儿童边指边数老师出示的5根香蕉,他们一般很难数得对。仔细观察其数数过程:要么是嘴里数出来了手还没指到,要么是手指到了嘴里还没数出来。

 

  4.注意转移不够灵活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转移的能力很差,他们不会有意地把自己的注意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例如,某学生上午把新买的文具弄丢了,他会伤心地一直哭个不停,什么事情也不做,老师再三说也没用。下午上课时,他想起这件事还会哭。智障儿童注意的转移困难,与他们认识不到新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其大脑受损造成的神经过程不灵活有关。在对智障儿童的教学中,应适当控制直观教具的使用,并有效避免其在课间休息时参与激烈的活动。

 

  04、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力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记忆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记得慢、记得少、记不牢、记不准。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

 

  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识记的速度缓慢、记忆容量小。普通儿童在单位时间内能识记6-9个单位,智障儿童只能识记3-5个单位。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学会,但很快又遗忘。他们第一天学的生字,第二天如果不复习就基本遗忘了;有的内容他们学了一个学期,但一个假期之后会基本忘光。所以,对学过的内容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复习。

 

  (二)缺乏记忆的目的性,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一逻辑记忆能力差

 

  智力障碍儿童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他们的无意识记较好。他们容易记住形象鲜明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但不善擅有意识记,尤其难以记住抽象的概念。语词一逻辑记忆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提出识记的具体要求,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材料,以提高其记忆效果。

 

  (三)组织记忆材料有困难,以机记忆为主,不善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智力障碍儿童对感知材料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善于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找不到事物的内在关系,分不清主要和次要的东西,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智障儿童往往只能记住事物或现象外部的某些特征,没有办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只能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

 

  (四)"白痴学者"

 

  "白痴学者"是智力障碍儿童中极个别的现象。一般认 为个别智力障碍儿童虽智力明显低下,却在个别心理机能方面表现得特别好,成为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例如舟舟就是一个典型。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在某方有特别的学习动机和练习的结果。再如,某智障儿童被称为"活日历",他对某月某日星期几对答如流,能记住父亲厂里所有汽车的牌号。教师若遇到这类学生,应注意将他们的这种兴趣和能力与实际生活、生产相结合,使之成为有社会价值的兴趣和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3.html"  


上一1篇 父母干预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
下一篇 关于智障儿童教育的特殊思考
相关推荐
  • "变废为宝",在家就能锻炼宝宝精细动作发育!

    "变废为宝",在家就能锻炼宝宝精细动作发育!

    2025-01-05 13:03:47

  •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2025-01-05 13:38:47

  • 【宝宝】小手精细动作训练全指导

    【宝宝】小手精细动作训练全指导

    2025-01-05 13:36:48

  • 【儿童精细动作】几种手指操激活大脑

    【儿童精细动作】几种手指操激活大脑

    2025-01-05 13:15:49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关爱特殊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二)

    2025-01-05 14:13:56

      01、情境导入

     

      小赵是一名刚毕业就到培智学校任教的新老师。虽然她学习过有关智力障碍儿童的专业知识,但是当她真正面对这些孩子时,她还是强烈地感觉到:这些孩子真奇怪!

     

      事件一:下午第二节课,小赵老师替王老师临时照看二(1)班,王老师临走前交代她可以让学生看一会儿动画片。于是小赵老师从宿舍带来一张《猫和老鼠》的光盘,心想孩子们一定喜欢看,可事实却让她大失所望。难道说智障儿童不喜欢看动画片?

     

      事件二:周末,小赵老师和同学聚会,她特意去做了新发型,星期一来学校上班,在校园里碰到好几个学生,可愣是没有一个学生和她打招呼!平时这些学生看到她都是挺高兴的,不知今天都怎么了。后来,小赵老师才明白,原来是学生不认识了!

     

      02、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低

     

      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与普通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较差,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普通儿童的感觉,却不一定能引起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感觉。他们一般不会辨别颜色,难以区分相似的物体,对冷热、疼痛的感觉比较迟钝。

     

      林仲贤等关于儿童视觉图形辨认的实验结果显示,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与其智力密切相关,其辨认的正确率随智商之的增高而提高。

     

      智商范围

     

      平均智商

     

      平均年龄

     

      0.01秒速度呈现

     

      0.05秒速速呈现

     

      31-51

     

      41.6

     

      11.7

     

      正确率20.7%

     

      正确率21.4%

     

      55-75

     

      62.0

     

      10.2

     

      正确率45.0%

     

      正确率48.5%

     

      (二)知觉速度慢、容量小

     

      苏联心理学家K.N.维列索茨卡娅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画有儿童熟悉的物体的图片(如苹果、猫等)给被试人员看,要求认出图片上的物体。这些物体以22微秒和42微秒呈现时,成人、正常儿童(一年级)和智力障碍儿童感知物体的正确率如下:

     

      呈现时间成人的正确率正常儿童的正确率智力障碍儿童的正确率22微秒72%57%042微秒100%95%55%

     

      由此可见,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速度几乎比普通儿童慢一半。有些智障儿童不喜欢看一些动画片,原因可能就是这些动画片中人物的活动速度太快、画面时间太短,儿童的感知速度跟不上。

     

      智力障碍儿童感知的范围也很狭,获得信息的容量小。通过窗户看城市风景,普通儿童一眼望去,可同时"捕捉"到许多物体,而智障儿童看到的比普通儿童要少得多,这种感知的狭窄性也使得智障儿童在新环境中容易迷路。

     

      (三)感知缺乏主动性,别能力弱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认识世界没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在感知活动上缺乏主动性。对于同桌多年的同学,甚至连姓名也不知道。智障儿童感知的辨别能力也比较弱,他们难以区分物体的细微差别,如常把猫叫当成羊叫,把小麦看成大米。他们在学习形近字时有明显的困难。

     

      (四)知觉恒常性差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对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往往就认不出以色恒常性为例通过视觉而感知到的国旗颜色亮度在教室和在校园里是不同的,对普通儿童来说,国旗的颜色仍是红色。而智障儿童虽然在教室中习得了国旗的颜色,但是在教室外,当国旗的颜色被阳光照射而发生亮度改变时,加上观看的距离也不同,这时他们可能就不认识国旗了。上述案例中"学生不认识小赵老师",就是知觉恒常性差的体现。

     

      (五)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发展较落后

     

      智力障碍儿童难以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等含义,空间定向困难,甚至10多岁时还分不清前、后、左、右。空间知觉发展的缓慢是造成智障儿童经常迷路的又一重要原因。智力障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也相对落后,难以分清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有时白天因为看碟片拉上教室窗帘,他们会认为时间是晚上。

     

      03、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

     

      (一)注意的有意性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发展缓慢,普遍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在做某件事时,往往东张西望,无法集中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坐不住,往往随意离开座位。有时,窗外的鸟叫虫鸣、室内的电扇声,甚至指导者的衣着打扮等,都会成为他们注意的焦点。除非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在课堂上他们很难把注意力维持在特定对象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过于依赖新奇的刺激和较强的注意对比度,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不利。

     

      (二)注意的品质特点

     

      1.注意的广度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广度狭窄,仅有普通儿童的一半。因此,他们读课文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有时会出现"读";写字时也是看一笔写一笔。注意范围的狭窄使得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速度变慢,因而培智学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要少一些。

     

      2.注意的稳定性差

     

      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不稳定,他们很容易分心,且分心之后很难把注意力收回来。有研究表明,7-10岁的普通儿童可维持注意20分钟,12岁以上儿童约维持30分钟在智力障碍儿童中,轻度的8-14岁儿童可维持10-15分钟;中度的9-16岁儿童可维持3-7分钟。

     

      3.注意的分配能力差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分配能力很差,他们常常会顾此失彼。例如,数学课上,让智障儿童边指边数老师出示的5根香蕉,他们一般很难数得对。仔细观察其数数过程:要么是嘴里数出来了手还没指到,要么是手指到了嘴里还没数出来。

     

      4.注意转移不够灵活

     

      智力障碍儿童注意转移的能力很差,他们不会有意地把自己的注意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例如,某学生上午把新买的文具弄丢了,他会伤心地一直哭个不停,什么事情也不做,老师再三说也没用。下午上课时,他想起这件事还会哭。智障儿童注意的转移困难,与他们认识不到新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其大脑受损造成的神经过程不灵活有关。在对智障儿童的教学中,应适当控制直观教具的使用,并有效避免其在课间休息时参与激烈的活动。

     

      04、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力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记忆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记得慢、记得少、记不牢、记不准。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

     

      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识记的速度缓慢、记忆容量小。普通儿童在单位时间内能识记6-9个单位,智障儿童只能识记3-5个单位。智力障碍儿童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学会,但很快又遗忘。他们第一天学的生字,第二天如果不复习就基本遗忘了;有的内容他们学了一个学期,但一个假期之后会基本忘光。所以,对学过的内容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复习。

     

      (二)缺乏记忆的目的性,以形象记忆为主,语词一逻辑记忆能力差

     

      智力障碍儿童记忆的目的性差,选择功能薄弱。他们的无意识记较好。他们容易记住形象鲜明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但不善擅有意识记,尤其难以记住抽象的概念。语词一逻辑记忆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提出识记的具体要求,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材料,以提高其记忆效果。

     

      (三)组织记忆材料有困难,以机记忆为主,不善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智力障碍儿童对感知材料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善于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找不到事物的内在关系,分不清主要和次要的东西,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智障儿童往往只能记住事物或现象外部的某些特征,没有办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只能用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

     

      (四)"白痴学者"

     

      "白痴学者"是智力障碍儿童中极个别的现象。一般认 为个别智力障碍儿童虽智力明显低下,却在个别心理机能方面表现得特别好,成为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例如舟舟就是一个典型。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儿童在某方有特别的学习动机和练习的结果。再如,某智障儿童被称为"活日历",他对某月某日星期几对答如流,能记住父亲厂里所有汽车的牌号。教师若遇到这类学生,应注意将他们的这种兴趣和能力与实际生活、生产相结合,使之成为有社会价值的兴趣和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3.html"  


    上一篇 父母干预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
    下一篇 关于智障儿童教育的特殊思考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