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小儿脑瘫>正文
主页> 小儿脑瘫 > 正文

孩子的哪些表现属于运动发育落后?

2025-01-04 16:54:40

孩子出生后,每"解锁"一项运动技能,父母都激动不已。但常常听说"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如果孩子在"该爬"的阶段还不会爬行,要担心孩子发育有问题吗?

 

大运动发育包括哪些?

大运动发育是指儿童出生后运动的发育,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的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在婴幼儿期尤为迅速,为后期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运动技能的发展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开端,与社交、认知和语言发展相互影响。

运动发育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家长的观察和监测尤其重要。

 

孩子运动发育有什么规律?

如同其他技能的习得,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如下:

头尾顺序: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头尾顺序非常明显,从发育进程中看出,婴幼儿对头的控制早于对胳膊和躯干的控制,先会抬头,再会翻身和爬行。

远近趋势:对头、躯干和胳膊的控制早于手和手指的协调,抬头、翻身等大运动要早于手指抓握等精细动作。

怎么知道孩子运动发育是否有异常?

虽然运动发育的顺序是大体相似的,但是运动发育的速度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动作,有的孩子很早就掌握,有的比较晚才会。

因此,临床上以发育预警征的表现来初步判断婴幼儿动作发育的状况是否正常。也就是说某个阶段如果还做不了某个动作,家长就要警惕了。

大动作发育预警征的具体表现如下:

抬头、独坐、行走是容易观察到的动作,对于家长来说,及时发现这些运动里程碑的发育延迟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何正确看待这个上述的大动作发育"预警征"呢?

举个例子,2岁孩子不会扶着上台阶,这虽然被归为"大运动发育预警征"的表现,但是并不代表由此诊断"运动发育迟缓"。这个预警征提示的问题是:日常是否保护过度?例如经常坐电梯,较少爬楼梯、走台阶。

如果排除了保护过度的情况,下一步再考虑孩子是否存在脑发育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育得如何;接下来做检查重点看与此技能(如扶着上台阶)相关的平衡力、肌力、肌张力、神经反射等情况,进一步看是否需要做遗传代谢病、脑部核磁共振、染色体或基因检查等。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运动技能学习?

孩子新技能的习得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共同影响:

 

1.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是习得运动技能的生理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比如脑瘫,会在发育早期即出现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

 

2. 身体运动能力

指的是为满足日常生活、劳动所必需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和攀爬等。它反映了身体运动的一般性质和特征,有先天固有的和后天习得的部分。

同样是走路,有的孩子无论是平路还是有障碍物,稳定性都很好;有的孩子即使是走平路也更容易跌倒。

 

3. 儿童内心的目标

运动能力帮助孩子扩大探索的范围,同时,探索的目的性又会影响孩子的主动性。

比如,7-8月的孩子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会手舞足蹈,并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抓住这个玩具;这个目标促使他不断尝试还不太熟练的爬行技能。

通过反复练习,最终使得爬行技能越来越熟练。探索和掌握新任务的愿望能够激发孩子的新技能习得。

 

4. 环境对技能的支持

运动技能的发育需要合适的环境支持,比如半岁前建议清醒的时候,多练习俯卧位肘支撑,如果孩子大部分时间被抱着,无疑会限制习得翻身、独坐、爬行等技能。

 

孩子不爬直接站立和行走有问题吗?

大部分孩子的运动技能都会经历从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站立到独走这样的过程。

确实有孩子会越过爬行阶段,直接从独坐到站立和行走,但如果定期做儿保体检进行过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确定孩子各项发育正常,这种情况一般不用担心。

运动能力发展是内因(自身发育)和外因(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孩子出现跨越发育时,如上述的从独坐越过爬行直接站立、行走情况,首先要评估孩子是否有适合爬行的环境,孩子是不是缺少了固定平面的环境支持?如果孩子很少待在平面上,无法自己移动,自然也没办法尝试爬。

 

因此,孩子出现跨越发育的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定期做儿保检查非常必要。

 

哪些游戏有助孩子的运动发育?

0-1岁

这个阶段运动发展最为迅速,要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一系列构成活动基本要素的动作,并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趴的练习:

建议每天伏趴累计至少30分钟以上;除了趴在较硬的床面上,还可以趴在家长肚子上或者胸部,这样在趴的同时,强化与家长的皮肤接触和目光对视,促进亲子关系。

从短时间开始尝试,比如10秒左右,逐渐延长练习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和习惯在清醒的时候以这样的姿势玩耍,能够有效锻炼孩子的颈部肌肉和核心肌群。待孩子的头部能够抬离床面一些距离,可以让孩子双手叠放于胸前,锻炼双臂的支撑力量。

 

拉坐练习:

当孩子仰卧时,家长面对孩子,双手握住孩子的上臂,将孩子轻轻拉起来,这样的拉坐练习可以锻炼头颈部肌肉,使头部控制更加稳定。

这个拉坐动作的要点是家长握住孩子上臂,而不是手或手掌;拉坐的时候强调两边同时用力,而不是一前一后。

爬的练习:

待孩子有爬的意愿或者会爬后,可以练习俯卧够取有趣的玩具;当孩子灵活性增强后,可以进行追爬、钻洞游戏(比如用箱子做成的山洞)、爬行越过障碍物(比如枕头或沙发靠垫),家长也可以藏在其中某个障碍物后面和孩子一起玩,用"躲猫猫"来给他惊喜。

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这些物品旁边,否则可能让孩子跌倒或者使他惊吓。

 

1-3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随着运动能力的发展扩大,并且认知、社交、语言发展迅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或者将其较长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次)限制于推车或者餐椅上。

推荐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每天间歇进行游戏活动,总时长累积在180分钟,动、静游戏交替。

 

接球游戏

用小型篮球、足球,方便孩子抓握;投掷或者脚踢向对方进行互动。

 

老鹰抓小鸡

3人以上玩耍,爸爸当"老鹰",妈妈当"母鸡",孩子当"小鸡";小鸡必须跟随母鸡的脚步快速移动。还可以邀请同龄伙伴一起玩耍。

还有捉迷藏、爬楼梯、跳房子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都有一些危险,比如孩子摔倒或者碰撞。家长切记不要让孩子自己玩耍,而是放手不放眼,务必全程陪伴和看护。

 

最后,附上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的运动类型及时长,以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网站"。

 


上一1篇 孩子得了脑瘫会不会影响智力?
下一篇 护理小儿脑瘫的办法会有哪些
相关推荐
  •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儿童发育迟缓/脑瘫康复】如何有效训练宝宝的腿部力量?90%的家长都不知道!

    2025-01-04 15:50:33

  •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儿童康复】儿童康复训练--运动疗法

    2025-01-04 15:27:33

  •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儿童康复训练】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

    2025-01-04 15:52:32

  •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岁半儿童出生时窒息缺氧导致全面发育落后,四肢瘫痪伴有肌张力高

    2025-01-04 15:33:32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孩子的哪些表现属于运动发育落后?

    2025-01-04 16:40:54

    孩子出生后,每"解锁"一项运动技能,父母都激动不已。但常常听说"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如果孩子在"该爬"的阶段还不会爬行,要担心孩子发育有问题吗?

     

    大运动发育包括哪些?

    大运动发育是指儿童出生后运动的发育,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的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在婴幼儿期尤为迅速,为后期灵敏性、平衡性和协调性发展奠定了基础。运动技能的发展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开端,与社交、认知和语言发展相互影响。

    运动发育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家长的观察和监测尤其重要。

     

    孩子运动发育有什么规律?

    如同其他技能的习得,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如下:

    头尾顺序: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头尾顺序非常明显,从发育进程中看出,婴幼儿对头的控制早于对胳膊和躯干的控制,先会抬头,再会翻身和爬行。

    远近趋势:对头、躯干和胳膊的控制早于手和手指的协调,抬头、翻身等大运动要早于手指抓握等精细动作。

    怎么知道孩子运动发育是否有异常?

    虽然运动发育的顺序是大体相似的,但是运动发育的速度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动作,有的孩子很早就掌握,有的比较晚才会。

    因此,临床上以发育预警征的表现来初步判断婴幼儿动作发育的状况是否正常。也就是说某个阶段如果还做不了某个动作,家长就要警惕了。

    大动作发育预警征的具体表现如下:

    抬头、独坐、行走是容易观察到的动作,对于家长来说,及时发现这些运动里程碑的发育延迟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何正确看待这个上述的大动作发育"预警征"呢?

    举个例子,2岁孩子不会扶着上台阶,这虽然被归为"大运动发育预警征"的表现,但是并不代表由此诊断"运动发育迟缓"。这个预警征提示的问题是:日常是否保护过度?例如经常坐电梯,较少爬楼梯、走台阶。

    如果排除了保护过度的情况,下一步再考虑孩子是否存在脑发育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社交等能力的发育得如何;接下来做检查重点看与此技能(如扶着上台阶)相关的平衡力、肌力、肌张力、神经反射等情况,进一步看是否需要做遗传代谢病、脑部核磁共振、染色体或基因检查等。

     

    哪些因素影响孩子运动技能学习?

    孩子新技能的习得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共同影响:

     

    1.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是习得运动技能的生理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比如脑瘫,会在发育早期即出现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

     

    2. 身体运动能力

    指的是为满足日常生活、劳动所必需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和攀爬等。它反映了身体运动的一般性质和特征,有先天固有的和后天习得的部分。

    同样是走路,有的孩子无论是平路还是有障碍物,稳定性都很好;有的孩子即使是走平路也更容易跌倒。

     

    3. 儿童内心的目标

    运动能力帮助孩子扩大探索的范围,同时,探索的目的性又会影响孩子的主动性。

    比如,7-8月的孩子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会手舞足蹈,并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抓住这个玩具;这个目标促使他不断尝试还不太熟练的爬行技能。

    通过反复练习,最终使得爬行技能越来越熟练。探索和掌握新任务的愿望能够激发孩子的新技能习得。

     

    4. 环境对技能的支持

    运动技能的发育需要合适的环境支持,比如半岁前建议清醒的时候,多练习俯卧位肘支撑,如果孩子大部分时间被抱着,无疑会限制习得翻身、独坐、爬行等技能。

     

    孩子不爬直接站立和行走有问题吗?

    大部分孩子的运动技能都会经历从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站立到独走这样的过程。

    确实有孩子会越过爬行阶段,直接从独坐到站立和行走,但如果定期做儿保体检进行过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确定孩子各项发育正常,这种情况一般不用担心。

    运动能力发展是内因(自身发育)和外因(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孩子出现跨越发育时,如上述的从独坐越过爬行直接站立、行走情况,首先要评估孩子是否有适合爬行的环境,孩子是不是缺少了固定平面的环境支持?如果孩子很少待在平面上,无法自己移动,自然也没办法尝试爬。

     

    因此,孩子出现跨越发育的情况需要综合评估,定期做儿保检查非常必要。

     

    哪些游戏有助孩子的运动发育?

    0-1岁

    这个阶段运动发展最为迅速,要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一系列构成活动基本要素的动作,并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趴的练习:

    建议每天伏趴累计至少30分钟以上;除了趴在较硬的床面上,还可以趴在家长肚子上或者胸部,这样在趴的同时,强化与家长的皮肤接触和目光对视,促进亲子关系。

    从短时间开始尝试,比如10秒左右,逐渐延长练习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和习惯在清醒的时候以这样的姿势玩耍,能够有效锻炼孩子的颈部肌肉和核心肌群。待孩子的头部能够抬离床面一些距离,可以让孩子双手叠放于胸前,锻炼双臂的支撑力量。

     

    拉坐练习:

    当孩子仰卧时,家长面对孩子,双手握住孩子的上臂,将孩子轻轻拉起来,这样的拉坐练习可以锻炼头颈部肌肉,使头部控制更加稳定。

    这个拉坐动作的要点是家长握住孩子上臂,而不是手或手掌;拉坐的时候强调两边同时用力,而不是一前一后。

    爬的练习:

    待孩子有爬的意愿或者会爬后,可以练习俯卧够取有趣的玩具;当孩子灵活性增强后,可以进行追爬、钻洞游戏(比如用箱子做成的山洞)、爬行越过障碍物(比如枕头或沙发靠垫),家长也可以藏在其中某个障碍物后面和孩子一起玩,用"躲猫猫"来给他惊喜。

    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这些物品旁边,否则可能让孩子跌倒或者使他惊吓。

     

    1-3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随着运动能力的发展扩大,并且认知、社交、语言发展迅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或者将其较长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次)限制于推车或者餐椅上。

    推荐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每天间歇进行游戏活动,总时长累积在180分钟,动、静游戏交替。

     

    接球游戏

    用小型篮球、足球,方便孩子抓握;投掷或者脚踢向对方进行互动。

     

    老鹰抓小鸡

    3人以上玩耍,爸爸当"老鹰",妈妈当"母鸡",孩子当"小鸡";小鸡必须跟随母鸡的脚步快速移动。还可以邀请同龄伙伴一起玩耍。

    还有捉迷藏、爬楼梯、跳房子等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都有一些危险,比如孩子摔倒或者碰撞。家长切记不要让孩子自己玩耍,而是放手不放眼,务必全程陪伴和看护。

     

    最后,附上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的运动类型及时长,以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华启智儿童康复中心网站"。

     


    上一篇 孩子得了脑瘫会不会影响智力?
    下一篇 护理小儿脑瘫的办法会有哪些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