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心简介 精准康复 康复案例 康复百科 启智动态 慈善救助 联系我们
热门搜索: 脑瘫如何改善 自闭症如何治疗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正文
主页> 孤独症(自闭症) > 正文

【家长须知】孤独症儿童的综合康复干预

2025-01-05 10:24:28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一种亚型,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比较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为主要特征。

 

  孤独症临床表现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障碍

 

  在社交发展方面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技巧。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与父母之间缺乏依恋,与人接触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5)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2、言语障碍

 

  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和喜欢重复他人的话或广告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可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2)刻板重复一些词语,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5)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两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3、行为方面

 

  兴趣和活动异常,拒绝改变习惯,兴趣狭隘,多动,注意力分散等,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

 

  (1)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日期、广告、气象报告等);

 

  (2)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3)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4)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5)对某些东西(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气味、噪声等);

 

  (6)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

 

  孤独症原因未明,治疗也仍在探索阶段,目前综合康复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主要矫治手段是特殊教育和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心理因素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8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其中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孤独症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进行康复矫治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贯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整个过程。

 

  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原则

 

  要求父母全程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过程,应制定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持续、有组织、有计划地围绕儿童所能做的事开展干预,同时还要注意患儿的身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1)阶段性重点干预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心理干预要把握患儿发展的关键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身心结合干预原则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是孤独症儿童的生长特点之一,在心理干预的同时要发展患儿的身体素质,在干预训练过程中既要注意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使身心两方面协调一致。

 

  (3)实用性原则

 

  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实物、图片、情景等进行心理训练,掌握实用性生活和学习技能,形象生动,切忌抽象说教。

 

  (4)个体化原则

 

  孤独症儿童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任何心理干预手段和方法都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根据个体的不同特质进行科学设计,寓干预于生活之中,按照患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个别教案,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训练。

 

  (5)多通道协同原则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认知缺陷重要原因,认知过度或不足导致其情绪和行为异常,在心理干预中要尽量应用各种感觉器官多通道地给予孤独症儿童刺激,协助其分辨不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以提高其感知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4.html"      


上一1篇 【家长课堂】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常用的训练方法
下一篇 【健康科普】影响宝宝说话的原因有哪些,您中招了吗?
相关推荐
  •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神奇的"的儿童康复训练,竟让孩子们爱上"上课"

    2025-01-05 10:39:25

  •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星星的孩子",你能回到地球吗?

    2025-01-05 10:27:26

  •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要注意

    2025-01-05 10:16:27

  •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干货】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和训练方案!

    2025-01-05 10:50:27


  • 新华启智传统中医康复门诊是一所集“医、康、教、研”为一体的儿童康复机构,在我机构康复的儿童均享受到了康复救助

    案例推荐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气息差,到现在不但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 相关新闻
  • 7岁痉挛性脑瘫儿童的康复历程 2025-01-09
  • 小朋友能独自站立了,好棒呀 2025-01-09
  • 孩子从发音不清晰,声音小,... 2025-01-09
  •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效果 2025-01-09
  • 小小的脚掌,大大的力量,走... 2025-01-09
  • 教智力迟缓的孩子认识货币 2025-01-09
  • 小朋友会独立站立啦,好棒呀 2025-01-08
  • 孩子你只管进步,老师为你保... 2025-01-08
  • 小儿脑瘫
  • 孤独症(自闭症)
  • 智力障碍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小儿脑瘫病因
  • 智力障碍治疗
  • 【家长须知】孤独症儿童的综合康复干预

    2025-01-05 10:28:24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一种亚型,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比较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为主要特征。

     

      孤独症临床表现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障碍

     

      在社交发展方面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技巧。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与父母之间缺乏依恋,与人接触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5)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2、言语障碍

     

      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和喜欢重复他人的话或广告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可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2)刻板重复一些词语,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5)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两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3、行为方面

     

      兴趣和活动异常,拒绝改变习惯,兴趣狭隘,多动,注意力分散等,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

     

      (1)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日期、广告、气象报告等);

     

      (2)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3)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4)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5)对某些东西(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气味、噪声等);

     

      (6)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

     

      孤独症原因未明,治疗也仍在探索阶段,目前综合康复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主要矫治手段是特殊教育和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心理因素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8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其中3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年龄越小,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通过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孤独症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功能进行康复矫治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贯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整个过程。

     

      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原则

     

      要求父母全程参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过程,应制定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持续、有组织、有计划地围绕儿童所能做的事开展干预,同时还要注意患儿的身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1)阶段性重点干预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心理干预要把握患儿发展的关键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身心结合干预原则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是孤独症儿童的生长特点之一,在心理干预的同时要发展患儿的身体素质,在干预训练过程中既要注意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使身心两方面协调一致。

     

      (3)实用性原则

     

      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实物、图片、情景等进行心理训练,掌握实用性生活和学习技能,形象生动,切忌抽象说教。

     

      (4)个体化原则

     

      孤独症儿童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任何心理干预手段和方法都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根据个体的不同特质进行科学设计,寓干预于生活之中,按照患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个别教案,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训练。

     

      (5)多通道协同原则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儿童认知缺陷重要原因,认知过度或不足导致其情绪和行为异常,在心理干预中要尽量应用各种感觉器官多通道地给予孤独症儿童刺激,协助其分辨不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以提高其感知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http://www.qzkangfu.com/lists/14.html"      


    上一篇 【家长课堂】自闭症儿童精细动作常用的训练方法
    下一篇 【健康科普】影响宝宝说话的原因有哪些,您中招了吗?

    关于我们

    中心介绍

    领导关怀

    康复案例

    新闻动态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脑炎后遗症/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语言、认知发育迟缓/

  • 全面性发育障碍/

  • 新华启智 微信公众号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0号-5

    咨询电话:0311-83657089